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深圳中学哲学课堂开展“思考死亡” 主题研讨会

来源:中学物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为发现学校课程中从来只开设“生命教育”而没有同等重要的“死亡教育”,深圳中学七名高中生逐渐对国内“针对青少年的死亡教育缺失”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在2020年9月,这七

因为发现学校课程中从来只开设“生命教育”而没有同等重要的“死亡教育”,深圳中学七名高中生逐渐对国内“针对青少年的死亡教育缺失”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在2020年9月,这七名高二的学生决定以“死亡教育”为课题参加“China Thinks Big全球创新大挑战”,以实际行动和青年的一腔热血尝试改变死亡教育缺失这一现状,普及死亡相关知识。

2021年3月3日和3月4日,在项目指导老师李枫老师的推动下,这支名为 “第一艾德小队” 的参赛队伍在深圳中学出国方向和高考方向的选修课 “西方哲学入门” 课堂上分别开展了一次以 “思考死亡(Thinking about Death)” 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和哲学课的授课老师,知名哈佛大学校友宋晓钰老师商讨后,他们选择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创新性课堂形式以真正引发听众的思考。在课堂上,他们除了客观地科普几千年来先哲们的学说之外,也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于 “死亡” 这一议题的见解。

“死亡的本质是什么?”讲师在一开场抛出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讨论,纷杂的观点被提出——肉体死亡,被所有活着的人遗忘,脑死亡——一连串的追问也相继而来。小队成员表示这正是他们开展这个项目希望做到的:给予青少年足够长的时间以及合适的氛围来思考和探讨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并在这样很可能是陌生的经历中,更好地明白“生”的意义。

初步的讨论告一段落后,小队成员将预先准备的东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关于“死亡”的学说向同学们作了介绍:柏拉图、基督教、伊比鸠鲁、儒、释、道。在聆听的同时,同学们了解到今天困扰自己的许多问题也曾困扰数千年来的无数哲学家。不同学说常常相互对立,哪一个更有说服力,也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

讲师又问:“灵魂是否存在?”在讨论过程中,宋晓钰老师提出了她的想法:可以通过对濒死状态下的人做科学实验,来验证死亡是否就是灵魂脱离肉体的过程。有同学立刻提出了一元论,即否认物质和精神其一,并肯定另外一者的绝对存在。经过讨论,课堂的参与者发现:是否相信灵魂存在、倾向于相信“存在”更在于物质还是精神,都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死观”。

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小队成员尝试将死亡以温和的、不同于人们认知的方式展现给同学们。在课堂总结时,同学们发现众多的死亡哲学理论里,普遍认为死亡是不可怕的;或是由于灵魂的不朽,或是由于死亡与存在的不相容,或是由于人生达到了某种境界,超脱了死亡。讲师们以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作结:“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

参与设计课程的小队成员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开展死亡教育的课堂,在这次尝试中,他们选择不对课堂上讨论的众多问题下定论,而是让同学们脱离被动接受“课本”知识的习惯,更多地去自我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也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生”的价值。

这两次研讨会从准备、设计课程到最终授课、主持讨论全部由小队成员独立完成。他们表示线下课堂只是他们尝试推广死亡教育的众多形式之一。除了这两周会开展的死亡哲学研讨会外,他们还正在设计一款融合了多种死亡元素、寓教于乐的剧本杀(一种派对推理游戏)。这款名叫《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剧本杀的设计者透露,游戏中的每个人物对待死亡的态度都不一样,玩家们需要尝试理解看待死亡的不同视角,才有可能推断出剧本中凶手的“杀人动机”。

此外,他们还通过名为“第一艾德小队”的微信公众号和哔哩哔哩账号发布了由小队成员独立制作的死亡教育科普视频。他们相信互联网平台能将他们的影响传播得更远。死亡教育科普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N411X77n(文/陈子维任言希图/罗斐)


文章来源:《中学物理》 网址: http://www.zxwlzzs.cn/zonghexinwen/2021/0308/769.html



上一篇: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用鲜花致敬女教师 致最美的
下一篇:山东省济南第七中学有这样一群女教师 三尺讲台

中学物理投稿 | 中学物理编辑部| 中学物理版面费 | 中学物理论文发表 | 中学物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物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